瞭解真相才是對歷史負責,看看現今台灣的官場現形記!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馬身上的老人味─蘋果日報20140521


馬身上的老人味─蘋果日報20140521

在520前夕,很多意見菁英和輿論都對馬總統上任6周年提出建議和批評,但是從昨天馬的6周年演說中,沒有看見他對社會意見的回應,只針對青年問題表示意見,可見太陽花學運的威力還震撼著馬總統。

把年輕人衙門化

馬在這篇名為「傾聽青年心聲,實現世代正義」的演講文中宣布,行政院將成立以35歲以下的青年為主的「青年顧問團」,並納入關注青年議題的專家學者或民間團體代表,以對重要公共政策提供年輕人的觀點,未來再推廣到部會,讓年輕人對部會政策的形成,發揮諮商建言的功能。

此外,馬還提出5大項計劃,回應青年的需求,包括解決學用落差、青年創業、居住正義、自由貿易、參與決策。

根據過去馬團隊多次提出各種經濟政策綱領的經驗,大多是口號、標語多過實質,以致喊過一陣子不是有如太監般下面沒有了,就是換新部長上台而人走茶涼,人去政息。

這是我們對馬青年政策沒有信心的第一項原因。 

咦,我們不是還有個「青年反共救國團」嗎?

該團不屬政府機構,原先是國民黨統戰青年的組織,佔有大片土地與資源,預算可能隱藏在某個名目之下,由納稅人負擔,不經立法院監督。

近年來銷聲匿跡,既不反共,也沒在愛國。

現在又疊床架屋,搞個「青年顧問團」,無非是為了選舉拉年輕族群的票。

以納稅人的錢在行政院設立青年機構,目的在為國民黨拉票,現在還搞這樣的黨國體制,符合社會正義嗎?

這是我們沒信心的第二項原因。 

馬被黨國體制內化太深,以致分不清民主國家政黨與國家的分野何在。

把年輕人黨國化、衙門化、建制化、官僚化,正是年輕人最討厭的事。

馬及國民黨的這套老朽腐臭的氣息,就是年輕人疏離國民黨的根本原因。

用年輕人厭惡的方式來收編年輕人,是矛盾與悖論,也是我們沒信心的第三項原因。

黨國意識毀形象

要吸引年輕人,政黨自己要先有年輕氣息。

國民黨的老朽形象和身上的老人味,一大早就趕走了年輕人;而馬深重的老黨國意識,正是他老人味的來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