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真相才是對歷史負責,看看現今台灣的官場現形記!

2014年5月12日 星期一

道德重整委員會的馬英九們



《寒流》反共影集寒流的片頭曲,小時候其實很怕看此劇,經過這麼多年,這首主題曲聽起來還是讓我毛骨悚然!

道德重整委員會的馬英九們

作者:Mattel  留學澳洲的歷史與政治學博士

在那個國民黨一黨專政戒嚴統治年代,他們說中共是中華民族的罪人,還說黨外人士與台獨支持者都是中共豢養的鷹犬,中共、黨外和台獨是中華民族三合一敵人。

在那個沒有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集會結社自由、講台語、客家話會被罰錢、白色恐怖隨意抓人處決的年代,他們還說他們統治的台灣是自由的中國、蔣介石是自由的燈塔、民主的長城─這是他們對台灣人民的訓斥。

民主化以後的台灣,這些教條式的思想灌輸消失了,但是他們改用類道德的方式回來「指導」台灣社會。



圖說:馬英九擔任有品列車車長

2009年,馬英九執政無能,百姓生活痛苦,結果馬英九開始倡導有品運動,在學校與社會各階層推動品格道德教育,似乎有高尚的情操就可以過著一簞食、一瓢飲的生活。

當時,教育部規畫的「台灣有品運動」列車啟動典禮時,馬英九還擔任列車長,帶領有品列車前進。

現在,ZenFone在中國賣的價格比台灣低、在中國賣的規格比台灣好的華碩老闆施崇棠也說,不要在意22K,能力跟品德才是華碩最重視的部分。

其實,我們必須肯定華碩對於ZenFone的問題立即道歉與修正,已經購買的上千網友都可免費獲得手機;不像宏達電的HTC One S台灣版本事件一樣,藉口一堆。

然而,我們可能需要懷疑,商人也開始用如此道德的邏輯去處理議題,是否受到了政客們的影響?

因為我們的台灣,就是充滿了這種政客。



上週,大軍頭郝柏村公開抨擊「太陽花學運是政變、是暴動,把過去60年來建立的民主聲譽,破壞無虞。」



圖說:郝柏村批評太陽花學運是暴動、政變,並說政府的謙讓態度使得台獨份子更為囂張。對此,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反駁稱,學運是民主國家中常有的社會運動,他質疑郝柏村在過去國民黨威權時代,就一直是民主化的阻力,昨天言論卻以自己像是捍衛民主的姿態出現,「這是對歷史的嘲諷、對台灣人民智商的羞辱!」

林飛帆說,郝柏村講這些話,顯示他對民主國家中的抗爭政治沒有任何理解,更對人民表達意見這件事情所知甚少,因此缺乏對社會運動應有的同情與理解,也充分反映郝軍人出身的反民主性格。



2011年,郝柏村說:「沒有過去的戒嚴,就沒有今天的自由民主。」

2012年,在二二八紀念日前夕,他投書媒體否定二二八史實,強調「民族精神與國民道德」。

2013年,郝柏村在民主基金會主辦的「見證台灣民主」論壇發表演說,大談兩岸統一、強調台灣不是主權獨立國家,痛斥台獨思想。

仔細分析郝柏村的談話邏輯,內容從頭到尾都是強調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與中國的國民道德。

郝柏村反民主、反對台灣主權獨立,也都是從所謂的民族精神與國民道德出發。



圖說:文經社主編管仁健在2014年2月16日節目裡回應主持人呂惠敏提問,談到戒嚴時代小­學課本為了「仇匪恨匪」,以致產生很多笑話:例如人民公社用人代替牛來拉犁,反而讓台灣農村的小朋友以為對岸的農民力大如牛,當兵­後反而畏懼共軍的鬧劇。

當然,最會說教與講道德的莫過於學校的少數老師。

這些少數老師,面對政治議題在校園時,總是大聲反對「泛政治化」;但看到獨裁者蔣介石銅像矗立在校園時,卻又認為這是正常的。

這些少數老師,總是在校園內痛斥台灣民族主義與台獨;另一方面卻又在校園內高談、鼓吹虛構的中華民族與統一。

此外,更有「高道德」的高中公民課本白紙黑字寫著「國民黨是民主、清廉、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的政黨」



至於領導這些教師的教育部長蔣偉寧,也無視於史記文化出版社教科書的荒謬大中國史觀,反批質詢此問題的立委才是在洗腦。

馬英九的摯友陳長文也稱:「反台獨不能構成信仰」,因為這些「道德者」只准人民有統一的信仰,非中國認同、非統一的主張都是不道德的。

飽讀四書五經的馬英九,最喜歡講道德與操守。

201282日,馬英九面對學生時,強調他最重視品德與操守。

2012116日,馬英九再次強調他用人的標準一向只問操守。

在他的眼中,反對他的都沒有操守也沒有道德的人。

支持馬英九的人與媒體,也常批評那些反對馬英九與官員的學生「沒有禮貌」。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馬英九的愛將吳育昇操守很好,只不過和其他女人上薇閣罷了;馬英九新提名的監察委員道德高尚,只是努力捍衛馬英九政治利益與馬英九意志而已。

至於這些監察委員提名人到底多有道德,可以擔任道德重整委員會成員做為公務員表率呢?

且讓我們一起加入gOv的行列,參與監察委員履歷表的編寫,幫忙檢查道德重整委員會的道德。

保守主義與既得利益者其實最愛談道德。

當被壓迫的階級或族群站起來反抗權威時,壓迫者就會講:「年輕人,不要在意薪水多少,要先在意品德。」

「學生們,不能因為上位者不對,就批評上位者,要先有禮貌。」

「女人們,不要在意先生是否善待妳,要先有婦德。」

「反對者,不要因為政府惡行而反抗,要先有守法的道德觀。」

切記,當道德重整委員會的馬英九們揚起「道德」大旗之際,那就是人民反抗道德包裝下的謬誤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