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真相才是對歷史負責,看看現今台灣的官場現形記!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從食安看馬政府的帕金森定律─魚夫

從食安看馬政府的帕金森定律─魚夫

1958年英國史學家西里爾・諾斯古德・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根據長期的研究調查後,歸納出版了一部組織學上的重要理論:
帕金森定律》(Parkison’s Law),這定律的內容主要是說行政組織會像金字塔一樣,會不斷的從底層擴增,越來越大,效率卻一定越來越差,此為必然的結局,為什麼?
因為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個選擇,一是自動請辭,把位置讓出來給適才適所的人擔當重責大任;其次,是請一位能力比自己好的人來協助自己;其三、任用兩個比自己笨的人來當助手。
棧戀權位者,第一種選擇當然不可能;假如找一個比自己能幹的人來,但萬一這人造反起來,那第二種選擇就會威脅自己的地位;其三的找兩個不具威脅的笨蛋,那笨蛋們同樣也會找兩個比他們笨的人來分攤責任,所以組織越形龐大,效率就更形低落。
因此帕金森定律也叫做「組織麻痺症」或「官場病」。
類似的研究,後來也有個著名的「墨菲定理」(Murphy's theorem)遙相呼應,這定理簡單說: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頂新集團」一錯再錯,就非常符合墨菲定理的「凡是可能出錯的事,都有很大的機率會出錯」,也就是說任何事件,只要具有大於零的機率出亂子,就不能夠假設它不會發生。
套句老話說:不能姑息養奸,這不是很淺顯的道理嗎?
「頂新集團」一再沒天良的販售黑心油等食品,《維基》百科開宗明義就說:
其旗下擁有的知名品牌有康師傅、味全、廣州市福滿家便利店等,版圖橫跨臺灣與中國大陸,曾被蘋果日報「蘋論」專欄評論為「頂新魏家為富不仁」。
那麼政府難道就一籌莫展,任由頂新胡搞、瞎搞嗎?
這又回到了「帕金森定律」,一開始馬政府就採取放任的態度,一再出包,卻不見採取任何嚴律的懲處行動,令其徹底反省,不管是刻意維護或者是無能治理,統統符合笨蛋去找更多的笨蛋來幫倒忙,組織變大了,卻更是束手無策的道理。
破窗理論」也說明了馬政府在食安問題上姑息養奸到註定不可收拾的田地,一棟有少數幾個窗子被打破的房子,如果不趕快去亡羊補牢,那麼就會有人闖進去破壞更多的窗子,最後儼然成為破壞者的天堂,諸如進一步據地為王、燒殺擄掠等犯罪的行為就會發生。
現在網路裡熱烈傳播全面抵制頂新集團,全教會號召全國十萬教師拒吃、拒買頂新的所有產品,包括味全、台灣之星、康師傅、中國全家便利店、松青超市、德克士、布列德麵包、味全埔心農場等,範圍涵蓋食品、電信、流通各領域。
廣大的鄉民也熱烈響應,網路主流的意見甚至要把頂新趕出台灣,同情頂新者少之又少,這種現象又有理論相對應了,叫做「沈默的螺旋」(Spiral of Silence Theory)。
德國女傳播學者諾依曼(E. Noelle-Neumann)研究諸多歷史事件和多年的量化數據,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興論形成的理論假設,人們在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論點時,通常會參與和自己相同觀點一方的討論,這就像滾雪球或擲石入池如連漪般的擴散出去,待量變造成質變,不同的意見會相對遭到攻擊或沈默,最終有如螺旋般的大聲的愈大聲,小聲的愈小聲。
「沈默的螺旋」理論在網路世紀裡更為適用,內容的傳遞必須結合關係節點才能一棒接一棒的湠開來,所以頂新集團就算和執政的國民黨關係再好,江宜樺再如何信誓旦旦的聲明法辦,如果不實際拿出行動來,這風暴就會像龍捲風般,最終有可能連帶將今年的選舉整個捲進去。
不過有一點馬政府還是可能僥倖逃過一劫,畢竟台灣人實在太健忘,撐一下,鐵定沒事,這種現象,學界應該有人整理出一個「健忘的台灣人」理論來,好好嘉惠莘莘學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