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瞭解TDR(Taiwan Depositary Receipt,TDR),要先知道何謂「存託憑證」?
所謂存託憑證,它是一種可轉讓的有價證券。
先由上市公司或出售股東,將公司股票交付保管機構保管, 再經存託機構發行表彰該股票權利的憑證後,售予市場上有意購買之投資人。
發行存託憑證的目的係為讓國內之投資人能在當地投資外國證券,以降低直接投資國際市場的風險。俾利外國優良公司所發行之有價證券,亦可來國內上市買賣。
存託憑證之區分(發行地不同)
在美國市場發行就稱ADR;在日本發行者稱為JDR;在全球各地發行流通者稱為GDR(GLOBAL DR);在台灣(Taiwan)發行的稱為TDR,中文稱「台灣存託憑證」。
定義:
臺灣存託憑證(Taiwan Depositary Receipt,TDR),又稱「第二上市」,指該企業已經在國外上市,另外在臺灣申請上市,以存託憑證掛牌,進行募資。
權利:
TDR之持有人為外國發行公司之實質股東,得經由存託銀行對其所表彰原股之外國公司,主張利息、 紅利、剩餘財產分配等普通股股東應享權利。
TDR之基本概念
第一上市&第二上市之比較:
第一上市:企業不曾上市過,第一次用「原股」上市
第二上市:企業已在其他地區上市過,再到台灣上市
目前採第二上市(上櫃)的有價證券,均為臺灣存託憑證(Taiwan Depositary Receipts
,TDR)
TDR發行歷史
民國87年:第一檔TDR(福雷電)上市掛牌買賣
民國96年止:總共6檔TDR上市掛牌交易
民國97年7月14日福雷電被收購而下市,只剩5家TDR。
TDR大變身:(民國98年市場稱為TDR元年)
98年間中國旺旺、巨騰、康師傅等TDR陸續在台灣集中市場上市掛牌買賣,引發起一波追捧熱潮,TDR漸趨成熟。
2011年6月1日起臺灣存託憑證實施公開申購承銷新制。
公開申購比率將由現行最高的35%提高到50%,中籤率可望明顯提高。
10月3日起實施盤中暫停交易及盤中恢復交易,讓市場運作達到最適狀態及維護投資人權益。
TDR興起之因:
1、主管機關對資金的管制放寬
2、增列香港市場納入核准的交易所
3、兩岸關係結構性改變,ECFA、MOU影響
TDR和原上市地的股票是一股換一股嗎?
不一定。一單位TDR可兌之外國原股股數,由發行公司於發行時決定。
„像中國旺旺是一股TDR等於一股在香港掛牌的原股,但康師傅卻是一股TDR等於○.五股康師傅原股。
TDR可以融資融券嗎?
可以。但需要掛牌上市滿半年後才可以。
TDR原股在哪上市?
現在掛牌的TDR來自不同國家的交易所,包括有香港、新加坡、泰國、南非、日本。
原上市公司有重大訊息,TDR股東能同步掌握嗎?
TDR因非第一上市地,資訊掌握較不容易,但交易所要求TDR發行公司有重大訊息時,一定要同步揭露在「公開資訊觀測站」之重大訊息公告。
TDR發行人如未同步揭露重大訊息,交易所係採重罰之處理態度。
TDR來台上市三原則
投資人對投資自負盈虧,但前提是TDR所有的資訊都要允當表達
TDR與原股的資訊須同步、即時揭露,讓投資人在對等的資訊中公平交易
台股以散戶居多,TDR更須強化公司治理,讓投資人分享多元化投資
發展困境
一、承銷價失守
2009年以來,有25檔TDR來臺掛牌,但至2011年3月已有13檔跌破承銷價,主要原因是訂價過高,加上掛牌企業知名度不高,財務透明度低。
2011年4、5月,因資訊揭露不對等的情況再度浮現,有四家公司被證交所罰款。
二、溢價發行
許多海外企業確定來臺發行TDR後,開始在原股上市地炒作股價,拉高TDR定價,待TDR來臺掛牌時,國內投資人搶進後,股價隨著原股回跌。
三、來源地無法拓展
2012年2月27日爾必達宣布破產,2月29日爾必達TDR被打入全額交割股,3月28日下市,投資人血本無歸。
四、退堂鼓效應
2011年因投資人不再追價,溢價優勢消失,讓TDR市場產生退堂鼓骨牌效應,多檔TDR掛牌計畫終止、暫緩發行、申請撤件,甚至被主管機關退件。
TDR發行缺失
一、財報真實性難以掌握
三、若發行公司出問題,跨海求償不易
四、資訊揭露過於簡略
五、募資後,匯出海外金額龐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