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真相才是對歷史負責,看看現今台灣的官場現形記!

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Evenstar4.99%的神奇操作


圖說:連勝文表示,旗下的Evenstar Subfund基金看好中國龐大的醫改商機,從金衛在成立初期就入股投資,透過兩岸合作替金衛及公司股東獲取最大的利益。

國內首檔TDR「醫療設備及醫療服務」綜合概念股金衛醫療台灣存託憑證(910801-TW),2011年1月24日以每股11.2元掛牌上市,國民黨中常委連勝文應邀出席掛牌典禮,在連勝文旗下的Evenstar Subfund基金入股近10%加持下,公司一開盤即鎖住漲停,委買超過5141。

連勝文表示,台灣擁有亞洲市場最瞭解生化、醫療、科技的投資人,金衛來台掛牌代表兩岸三地雙贏,旗下的Evenstar Subfund基金看好中國龐大的醫改商機,也從金衛在成立初期就入股投資,透過兩岸合作替金衛及公司股東獲取最大的利益。

連勝文進一步表示,金衛醫療具有許多的第一,包含:中國第一家外資在中國的生技醫療服務公司,第一家在海外及子公司在美那斯達克上市的公司,血液回收系統市佔率全國第一,也是中國第一家醫療服務上市公司,金衛創造出許多中國的第一,雖然金衛已在香港掛牌,但香港的本益比偏低,因此才回台發行TDR,這次回台掛牌發行TDR,象徵台灣具有那斯達克規模市場,也藉由此次機會,結合台灣業者合作搶攻中國8500億元的醫改商機。


圖說:金衛醫療董事長甘源表示,TDR所得部分款項將用來在台設立辦事處,與台灣醫療院所及生技公司合作,幫助台資企業將醫療器材或藥品銷售到大陸,搶占大陸3年8500億元人民幣的醫改商機。

金衛醫療集團為中國醫療行業的先行者,為中國第一家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血液相關醫療設備製造商,專注於醫療設備及醫療服務領域並有市場龍頭地位,目前主要產品「自體血液回收系統」(ABRS),在中國市佔率有八成。

受惠中國的醫療改革所帶來的龐大商機,旗下擁有中國第一家外資全國性醫院管理公司、中國首家專業從事醫療保險信息管理公司及國內最具規模的血液專科醫院-道培醫院此外,集團透過關係企業中國臍帶血庫企業集團經營中國最大的臍帶血庫。


金衛TDR的爭端起於今年2月連勝文宣布參選台北市長時,當時資深媒體人周玉蔻於連宣布參選當天即召開記者會,指控連勝文曾為金衛及喬山等公司站台,造成相關公司股價大漲後大跌,有涉及內線交易、坑殺股民之嫌。

造成股票大漲的「連來瘋」現象最早起於2005年,當時連勝文以奇異資本旗下亞太科技創投基金董事名義造訪喬山科技,並表達投資意願,使喬山股價由原本的100元在一年半內就飆上了200元,從此「連勝文概念股」開始在投資市場上大受歡迎。


根據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持有5%以上的股份必須揭露其股份的權益及淡倉,而Evenstar特別分成兩間公司,Evenstar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  、Evenstar  Master  Fund  (SPC)  Segregated  Portfolio  Company  皆在2010年10月20日賣出23,000,000股,分別佔金衞持有股數比率從7.12%大幅降至5.78%,五天後,2010年10月25日再次大量賣出13,444,000股,持股比率剛好降至4.99%,剛好達到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下,持有股數5%或以上需揭露股份的標準。

股份權益是指持股超過5%的大股東,你出去談了什麼事,簽了什麼合約,都要在網路上揭露任何相關事誼。

「倉」一字的英文是「Position」,或譯作「盤」。

而做倉有兩個基本策略:

就是看好後市時,做好倉;看淡後市之時,便做淡倉。

而期貨市場,就給予投資者一個做好倉或淡倉的機會。

例如投資者看好後市,他可以購入恆生指數期貨,亦即做好倉。

如果恆生指數上升時,他便能獲利。

同樣地,如果投資者認為恆生指數將會下跌,他可以沽空恆生指數期貨,亦即做淡倉。



2010年10月25日Evenstar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  、Evenstar  Master  Fund  (SPC)  Segregated  Portfolio  Company二家公司將持股降至4.99%,表示相關人士不用揭露在台灣的所有行為。




圖說:更正為2011年1月17日金衞TDR上市財報Evenstar持股85,200,113股佔4.89%,不用公告。

相關人士包括周圍親朋好友、楊定曄、陳曜璋進出金衞TDR通通不用申報。




Evenstar4.99%的操作

根據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部的概要–披露權益

《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部(第XV部)的首要目標是及時為上市公司的投資者提供相關資料,以便他們作出有根據的投資決定。
披露權益制度按照第XV部制訂,讓投資者能識別出:


控制或有能力控制上市公司的股份權益的人士及可能會因為涉及上市公司的聯繫實體的交易而受惠的人士。
第XV部規定公司內幕人士須在以下事件發生時,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及有關的上市公司發出通知:
大股東 – 持有上市公司5%或以上任何帶有投票權的股份類別的權益的個人及公司,必須披露其在該上市公司帶有投票權的股份的權益及淡倉。
上市公司的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員必須披露其對某上市公司(或其任何聯繫實體)的任何股份的權益及淡倉,以及他們對該上市公司(或其任何聯繫實體)的任何債權證的權益。

可轉換公司債(Convertible Bond,簡稱CB),即為公司債附有債券持有人得自發行日起屆滿一定時日後,於一定期間內享有按約定之轉換價格或轉換比率,將公司債轉換成發行公司普通股之權利者。

可轉換公司債為公司債的一種,是一種附有可轉換成發行公司股票的債券,當股市景氣不佳時,可享有債券的固定利息收入,當股市前景看好時,則可依當初購買時所約定的轉換條件,轉換成股票,具彈性方式操作。

轉換價格:

通常訂定為定價基準日前十、二十、三十日均價取其最低價的101%~110%,未來不論股價如何變動,持有者可以此價格將CB轉換為股票。

因CB為固定面額設計(國內為十萬元),故轉換價格越低,每張CB可轉換之股數越多。

國內CB並設有轉換價格向下調整的機制,當遇公司除權時,轉換價格將依權值向下調整,使得投資者手中的CB權值不變;另外尚有發行後若干年內可於每年檢討轉換價格的條件,若股價跌幅過深,轉換價格通常還有向下調整至原轉換價80%的機會,對投資者是一大保障。

投資CB的好處

因CB的價值會跟隨股價上漲,當股價下跌時,卻又化身為一般公司債,下檔空間有限,具有進可攻、退可守的優點(見圖一)。適合的投資對象為看好股市投資,但不想承擔過高風險的投資者,大部分為銀行、壽險等法人機構或大股東個人投資。 

對發行公司來說,發行CB較一般公司債節省資金成本,亦沒有現金增資立即稀釋每股獲利金額的缺點;投資CB亦有下列幾項優點: 

1.節稅:

購買股票參與除權時需對配股課稅,但股票除權時,CB的轉換價格會一併向下調整,故CB投資者之權值不變,達到參與除權的目的,但這部份不需要課稅。 

2.重設轉換價格:

國內CB大都有重新檢討轉換價格的條款,若股價長期偏低,轉換價格調低後相當於投資CB者的每股成本再降低,增加轉換的機會。 

3.保障收益率:

一般稱為Put Yield,投資者可在贖回日要求發行公司以事先訂定的贖回價將CB買回,因此股價不振時,投資者至少還可獲得不錯的利息收入。 

4.套利:

由於國內CB市場流動性較差,在現股上漲時,CB不見得會反映應有的價值,這時可以買進CB、放空現股,屆時將CB轉換為股票以回補融券部位,套取兩者的價差;惟國內融券有諸多限制,CB轉為股票也有一定時程,需注意兩者時間上的配合。 

5月31日出脫3%原始交易金額為1000萬美金股權,剩下4.9%時,花了100萬美金買選擇權債券(附行使金額為3,333,333美元的選擇權認股權證)即轉換比為33.33。


也就是行使認購權利時可取回總額約330萬美金的金衞股票權利,仍持股達7%以上,並沒有減少原有權利。
假設金衞TDR在台灣掛牌後,因利多造成金衞股票上漲,可以執行這個100萬美金的選擇權,換股比為33.33%,仍保有7%以上股權,但不必申報在台灣金衞TDR的持股。
因此外界無法得知相關人士進出的情況。
優派能源案例:

優派能源也是Evenstar長期持有股票,平均持有8%股權。

優派能源是一穏定能源開發公司,本身有能源和礦產,但在中國若無特殊背景如何能擁有礦產。
其有二次持股降至4.94%及4.99%。
第一次時間點恰好是連勝文夫婦參加兩岸經貿文化論壇,Evenstar卻在4月25日先行賣出股票,得以不需向香港證監所揭露交易狀況,結束後馬上又增加至10.57%持股。
第二次時間點為2009年四月擔任悠遊卡的董事長,七月連戰密切訪中,而連勝文更是在擔任悠遊卡的董事長時從四月六日請假到五月,從美國飛往中國與父親會面,,此時Evenstar降低優派持股至4.99%,得以不需向香港證監所揭露這段時間是否有參與任何談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