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真相才是對歷史負責,看看現今台灣的官場現形記!

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福島核災的親身經歷與回憶


圖說:海嘯、爆炸後滿目瘡痍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


「並不是死亡讓人感到恐懼,而是恐懼本身讓人感到恐懼;核災並不會在當下殺死你,卻會慢慢藉由摧毀你身上的器官、繁殖的渴望、安全的需求,然後讓未來絕望。」這是作家吳明益對於核災的形容。

福島核災的親身經歷與回憶

作者:邱函妮美術史研究者。旅居東京期間,遭遇了2011年3月11日的東日本大地震與核災。寫下這篇文章,希望讓大家了解到核災與輻射污染的可怕與嚴重性,台灣沒有可以逃離的空間,核能安全乃是神話與謊言,核災造成的災害是不可逆的,切莫輕忽。   

自從得知林義雄先生的禁食行動後,我心中一直難以平靜。一方面是憂心林先生的行動,是否能夠獲得實質回應。一方面也對他的決心感到不捨與悲傷。

這幾天時而想起東日本大地震發生時的事情,當時我還旅居日本東京,除了每天面臨地震餘波不斷襲來的恐懼之外,福島核電廠的事故更是讓這場世紀災難雪上加霜。

不曾經歷過的人可能難以理解核災是怎麼回事。

地震是天災,然而核災卻是人禍。

面對民眾的恐懼,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不斷強調輻射並不會對人體造成立即的影響,同時,政府以及學者不斷強調只是氫氣爆炸,而非爐心融毀,東京電力公司與政府一再公然說謊並掩蓋真相。

由於海嘯造成電力喪失,冷卻系統失靈,許多人冒著生命的危險,前往核電廠,試圖將這幾座暴走的怪物馴服,他們的勇氣令人佩服。

當核子反應爐終於冷卻下來時,大家才稍微鬆一口氣,然而我們無法得知輻射外洩的真實情況,只能消極地將洗好的衣服晾在屋內,盡量避免出門,無奈地看著電視上重複播放的影像。

當時我的小孩才六歲,我很擔心她會受到輻射塵的影響。

在核災發生的當下,福島人想逃離災區,東京人想往更南的方向跑,外國人紛紛想逃離日本,機場塞滿了人潮,一票難求。

過了不久,新聞報導東京的自來水也出現問題,雖然在這之前我就已經料想到飲用水可能會遭受放射性物質的污染,所以早已購買一些瓶裝水備用,但是除了飲用水之外,煮飯也須用水,用量很大。

超市超商的飲用水一上架馬上就被搶購一空,我只好每天騎著腳踏車,到處尋找新上架的礦泉水,也經常望著空空的飲料櫃嘆息,繼續往下一間超商前進。

雖說輻射塵可以洗掉,但是連自來水都出問題時,要怎麼將輻射塵洗掉呢?

後來我還聽說朋友的妹妹在核災發生前孩子才剛出生,但是泡奶的自來水出了問題,嬰兒又不能飲用礦泉水,我真不知道那段期間有幼兒的家庭是怎麼度過的。

總之,那是一段人心惶惶的日子,民眾將超市的食物搬回家裡囤積,日本人不太習慣抱怨,但是我可以感受到大家的無奈與恐懼。

在飲用水還有疑慮的情況下,我每天確認自來水廠的檢測,以及空氣中輻射污染的狀況,一直到確認東京的自來水安全後,才敢飲用自來水。

不僅空氣、飲水出問題,食物也受到污染。

所幸日本對於食物來源的標示十分明確,所以我只能消極的購買遠離關東地區以及福島周邊地區的食物,即使較貴,也沒辦法。

關東近郊的米不用說,就連有名的新瀉米,也有遭受污染的疑慮。

可以選擇的蔬菜種類少了許多,很久都沒有什麼葉菜類可吃,因為葉菜類的產地多半來自東京周邊,比較不會長距離運送。

來自海中的魚,也有受到污染的危險,只能盡量小心。

然而,雖然自己在家裡煮食可以控制食材來源,但是學校的營養午餐,以及外食卻無法掌控,久而久之,只能看開一點,要不然日子沒辦法過下去。

這樣的日子過了好幾年,直到搬離日本為止。

說實話我不知道我們到底受到輻射多少影響,所謂透過飲食等方式將放射性物質攝入身體內的所謂內部被曝的影響是非常長久的,即使我盡量小心,但是心中還是不免擔憂。

我想,不僅是我有這樣的感受,許多家庭都有相同的恐懼與憂慮。


圖說:迫每天與輻射緊臨而生活的福島的孩子

我女兒的班上,就有從福島轉到東京的孩子,然而父親因為工作無法離開福島,只有母親與小孩搬往他處,就這樣,因為核災而家庭被迫離散的情況實在不可勝數。

東京離福島約二百五十公里,大概是從貢寮到嘉義的距離。

東京所受到的影響,跟福島比起來還算較小。

福島核電廠周邊二十公里,被迫離開家園的人們到現在仍在受苦,並非政府沒有為他們安排居所,然而有許多人被迫離開熟悉一輩子的家園,他們在離開時幾乎什麼都不能帶走,家中飼養的寵物、家畜就這樣留在當地,我看到牛餓死的新聞,感到無限悲哀。

老年人搬到不熟悉的高樓大廈中,原本的人際關係被迫斷裂,只能經常閉居家中。

許多人頓失工作,重新出發並不容易。

留在家園的種種記憶,無論是有形或無形,都被迫拋棄。

我曾經看過撤離圈中的影像,那是如同龐貝城一般,時間停止在災變發生的瞬間,宛如死城。
不在強制撤離區的人們,也沒有比較幸運。

電視曾經報導原本居住在福島的家庭,因擔心孩子健康,全家遷居到四國的愛媛縣種植柑橘。

父親對於拋棄正在受苦的鄉親,感到很深的歉疚,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

選擇到四國愛媛是由於柑橘並不會與福島的農產品產生競爭關係。

這位父親還經常不辭辛勞,開車將自己種植的柑橘帶回距離遙遠的福島家鄉,請幼稚園的小朋友吃。

福島農畜產品的安全性在核災後遭受重大打擊,即使政府鼓勵大家消費福島農產品,甚至為政者表演試吃秀,但是有多少人能夠有勇氣接受極可能遭受輻射污染的食物呢?

原本高價的福島農畜產品,在核災後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曾出現在超市,後來即使出現,也是少量而低價的,可以想像核災對於當地農民的打擊有多大。

在核災發生很久以後,我曾經看過報導,福島當地學校的學生,必須盡量待在室內,因為即使空氣中不再飄散著輻射塵,但是受到污染的地面不是那麼容易清除的,即使小朋友想要在外面自由奔跑,然而這一點也很難實現。


圖說:福島核災輻射污染海水擴散圖

直到今日,核災仍然處於進行式當中,陸地的污染不可能完全清除,海水的污染也還沒有消失,因為核災而受苦受難的人們的問題也還沒得到解決。

我經常看到一些對核災不太正確的想像,有些人以為核災類似核爆,只有靠近核電廠的人會有立即的傷亡,只要遠離核電廠,核災就與他們無關。

的確,近距離遭遇核災受到過度的輻射,是會造成重大傷亡,並在數年之內發生嚴重疾病,甚至死亡。

然而,如果大家以為只要離開核災發生現場稍微遠一點(三十公里?),核災就不關你的事的話,我只能說這種想法實在太天真了。

核災就算沒有造成立即性的巨大傷亡,但是其災害的影響是十分廣闊且長遠的,一個人為了生存不可或缺的空氣、水與食物都會發生問題,支撐你生活中的任何環節都會迅速摧毀。

世界瞬間變色,你會擔心呼吸的每一口空氣,所喝的每一口水,所吃的每一口食物是否都有輻射的污染。

你的小確幸從此遠離,當你想要享用美食時,但是輻射污染的陰影無法讓你大快朵頤。

核災發生後有農人上吊自殺了,因為核災瞬間把他畢生的心血給瓦解。即使他對自己的農作物澆灌多少心血,都無法將污染從地面除去。

有些樂天派的人認為,核災的輻射所造成的身體問題又不會馬上顯現,何必憂慮明天呢?

如果你年紀大了,已經看破生死,或許可以不必太在乎。

但是下一代呢?

下下代呢?

如果你有小孩呢?

難道你要將下一代置於危險不顧嗎?

要讓下一代以及下下代暴露在罹癌等風險當中嗎?

這難道是負責任的做法嗎?這就是我們這一代要留給未來的東西嗎?

不要跟我說沒有替代能源方案就沒立場反核,日本自從核災後,由於餘震不斷,因此除了福島第一第二核電廠廢爐與停機之外,其他地區的核電廠也都在安檢時一一停機,他們制定新的安全基準,沒有通過新的安全基準,與地方人士的同意,就無法重啟運轉。

而且新基準不僅是檢查核電廠本身與機組是否安全,也包括了評估核電廠是否能夠承受如東日本大地震般等級的地震、以及海嘯等天災的衝擊。

日本所有的核電廠在大震災之後停機了,雖然僅有少數的核電廠,如關西電力公司的大飯核電廠三、四號機曾一度重啟運轉,但是在2013年9月,也因安檢而處於停機狀態,日本目前正是處在零核電的狀態中。

對核電依賴遠遠高過台灣的日本,在全國民眾以及機關、工廠等節電的努力下,也僅僅分區輪流停電過一小段時間,我印象中僅不過數次而已。

台灣就算核一二三都除役,核四廢止成為非核家園,我想都應該比日本更容易解決這個問題,只要大家願意同心協力的話。


 圖說:如果核災發生在台灣

台灣今日沒有發生重大核災,可說是一種奇蹟,難道我們只能繼續說天佑台灣嗎?

難道我們只能將自己的未來交給上天嗎?

難道我們還要繼續賭下去嗎?

建議贊成核能的人不需要說太多,不如您親自去福島走一趟看看比較實際,到時候如果您還是決定擁核,再來跟我說您贊成核電的理由好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