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蓋過這樣的核電廠─設計前所未有,核電廠創新 風險有多高?
作者:王美珍
在核能產業,「當第一」可不一定是好事。
核一至核三,台灣都是「老二主義」,只是將其他國家已經有的核電廠設計完全複製,由國外顧問公司全程施工統籌。
然而,到了核四,原由國外顧問公司應負責的許多工作都由台電自己一肩扛下。
台電真有這個能力?
外界一直很好奇,為何核一、二、三廠平均六年就完成,核四為何卻蓋了十幾年,迄今仍搞不定?
在2011年7月的核四安全監督會議中,出席的台電代表信心滿滿地回了一句話:「請各位不要對台電那麼沒信心,台電畢竟已經有七個機組的經驗了。」
不過,前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林宗堯說明:「台電有的是運轉的經驗,但不等於有蓋電廠的能力!」
為何核四就這麼難呢?
原來,核一至核三廠皆是所謂「標準廠」─亦即同樣的機型、廠房,國外已經有好幾部的運轉經驗,台灣只是把整個廠都抄過來。
在國外的安全運轉經驗與測試結果,就是安全的最佳保證。
建廠初期 滿懷自信做全球第一
不過,到了核四建廠初期,外界對核能安全已有諸多疑慮。
台電高層透露,當年政府曾允諾,「核四一定要做到百分之兩百的安全!一定要做最好的核電廠。」
因此,核四建廠初期,即以世界最新、最好為目標,因而設計出舉世罕見的特殊型核電廠。
然而,核電廠畢竟不是一般商品,沿用其他國家的舊廠,起碼有之前的運轉經驗;「創新」,則代表必須承擔前無古人的風險。
到底,核四廠有哪些不一樣?
《遠見》記者實地走訪興建中的核四廠,位於地下室的數位儀控系統控制室,是唯一開放參觀之處。放眼望去,宛若科技電影裡面美國太空總署的主控室,大大小小的螢幕、不同顏色燈號盤面矗立眼前。
這套系統正是「舉世僅見」的設計。
「這是世界首創的,連負責承包的美商奇異(GE)以前也沒做過,韓國人聽了也覺得不可思議,」林宗堯說。
什麼是儀控系統?
它就像是核電廠的腦神經系統,電流量、溫度、水位、電壓差……一切操作都要透過它控制。萬一出了問題,核能電廠就會面臨失控。
施工交由包商,缺乏監督品質堪慮
幾年前,曾來台勘視核四工地的前美國奇異公司原子爐設計師菊地洋一也曾在接受訪問時指出:「怎麼看都不覺得這是可以運轉的電廠。生鏽的鋼筋散在四周,工程管理也都交給下游包商,也沒有人好好監工。」
「核能工地必須遵守的核安文化與訓練,要特別嚴謹,安全不是開玩笑的,」
曾擔任奇異與貝泰顧問的前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林宗堯指出,當他第一次進核四廠時,發現工地主任竟然是來自火力電廠,完全沒有核電廠的背景:「台電把蓋火力電廠的人來蓋核能,會看不出來現場問題在哪裡。」
到底核四的工地現場,管理如何?
原能會多年前曾經邀請日本核能管制監督機構(JNES)來核四幫忙查核。
視察後,日本人寫的報告竟說:「該工地不安全,擔心日方人員有人身安全的風險,因此,不能確定以後是否還能來協助。」
然而,一座核電廠工地,就算是在施工中,也應該非常井然有序。
「日本的工地,就差沒打蠟!」
見微知著,從小地方就能看出管理得好不好。
你能否想像,核電廠的「不斷電系統」,竟然斷電了?
這誇張的狀況,就發生在核四。
2010年3月,一號機的主控室發生電容器燒燬。
原本提供緊急電源的「不斷電系統」竟然斷了電,導致主控室一半的盤面沒有燈號,就像開飛機機師看不到一半的儀表板。
令人不禁憂心,萬一是運轉中的電廠,造成的結果將會如何?
事後發現,造成主控室盤面燒毀的肇因,只是一個微小細節未落實。
原能會核管處處長陳宜彬說明:「那套不斷電系統安裝的房間,設備裝了,卻還沒有裝空調,而且充滿灰塵。導致工作環境溫度太高,電容器就燒掉了。」
最後防線竟由菜鳥把關
自行摸索試運轉,專家憂台電「瞎子不怕槍」
「不是反核人士環島300圈就不安全,也不是台電董事長說安全就安全。誰說了都不算數,只有試運轉的結果才算數,」
曾任職於美國貝泰公司、擔任核二、核三廠顧問與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會委員的林宗堯說。
自2007年開始,核四就陸續展開試運轉測試。
然而,時任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林宗堯,在查看試運轉程序書與執行時,發現問題嚴重且迫切。
「不管過去有多大問題,試運轉測試是最後把關的防線。沒想到,核四測試時更是兒戲啊!」
說起核四的試運轉,林宗堯又急又憂。
2012年3月,核四廠一號機室內消防栓箱的太平龍頭脫落,消防水冒出,致使契機廠房淹水高達30公分。
探究原因,竟然是採購的太平龍頭是日規管,但連結的消防管卻是美規管,僅及設計咬合度26.1%,足見採購專業度出了問題。
2012年4月,海水系統的自動逸氣閥故障,導致海水大量流出,淹水高度達150公分。
然而,類似情形,曾經在2011年9月、10月、12月皆發生過,顯示台電未能徹底解決設備設計和品質問題,導致問題一再發生。
此外,除了被水淹之外,核四也發生數次設備燒毀事件。
例如,2010年5月,台電員工依據過去核一至核三廠經驗,使用雞毛撢子和吸塵器清理主控室電子盤櫃,不料卻因為雞毛撢子與盤櫃磨擦時所產生的靜電,導致輸出電壓受干擾,影響到下游的儀控盤金屬氧化變阻器短路,燒毀了11個盤櫃的突波吸收器。
翻開原能會給台電開出的違規疏失,自2007年至2012年2月間,至少有15項重大違規,包括逕自變更工程設計、圍阻體牆混凝土及結構剪力筋不當鑿除與截切等。
核四安全紀錄令人憂心
5年內淹水7次,設備多次燒毀
台電表現如何?
從目前的紀錄看,確實讓人憂心。
根據監察院的糾正文,核四興建期間光是人為疏失造成的淹水,至少就有七次。
2008年7月辛樂克颱風侵襲,台電由於輕忽颱風,疏於準備,積水淹入二號機廠房最底層達2公尺高,造成緊急冷卻系統等設備泡水,近2億元設備受損。
2011年8月,值班運轉員執行從冷凝水槽經過高壓灌水系統對抑壓池的灌水作業時,由於沒有按照規定掛卡,也沒有執行工具箱會議,導致大量水從閥體漏出,最高積水達30公分,造成三組地震偵測設備、控制棒蓄壓器液位開關等安全有關設備受積水影響,造成95萬設備損失。
因為核四爭議,朝野又生嫌隙!
針對馬總統下令必須通過核四追加預算並「一定要蓋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今天怒批,朝野對話剛有一個好的開始,「沒想到一天不到,就被馬英九推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