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真相才是對歷史負責,看看現今台灣的官場現形記!

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大巨蛋地下連通道─imiller



大巨蛋地下連通道─imiller

這幾天大巨蛋地下連通道、世大運的新聞炒得沸沸揚揚。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不少人一看見護樹團體說反對地下連通道,就急於批評護樹團體(例如護樹團體反咬柯p一口)

其實真正幫柯P是護樹團體來,讓我們細看新聞內文。

松菸護樹志工團政策組長游藝表示,在檢討大巨蛋相關爭議之,北市府不能片面決定不蓋地下連通道,因為這項工程是大巨蛋招標裡的應辦事項,如果現在決定不蓋,那就是給了遠雄跟政府談判違約改善的籌碼。

看清楚重點了嗎?

「北市府不能片面決定不蓋地下連通道,因為這項工程是大巨蛋招標裡的應辦事項」

什麼意思?

地下連通道是當初2006年,馬英九市長在簽這個割地賠款的不平等合約時,就已經在合約內的「待辦事項」,是台北市政府承諾會做給遠雄的地下連通道。

那麼,如果柯p沒有適當理由就說不蓋會怎麼樣呢?

就是台北市政府違約!

遠雄可以拿「市府不給連通道」這個市府送的違約條件,拿來當自己合約完工期到了(現況)卻「還在蓋,蓋不完」的理由,甚至能讓遠雄拿到損害賠償的請求權。

簡單來講就是,地下連通道變成是市府送給遠雄一個可以因違約拿到賠償或展延工期的籌碼。

懂了嗎?

《臺北大巨蛋BOT案合約 / 條文3.3.4http://ppt.cc/qCcw

既然提到了地下連通道,就順便談一下這個連通道有多大的問題好了。

連通道工程全名為「臺北體育文化園區與國父紀念館間地下通廊及南側出入口興建工程」


地下連通道原意在「疏散人潮」及「緩衝區域」

蓋在地下是為了降低大巨蛋散場,行人在地面穿越道路而干擾車流,因此蓋在地底下。

這個地下連通道在合約中明訂要80公尺寬,為了就是,發生重大災難需要緊急疏散人潮的狀況下,通道當然是愈寬愈好。

理當應該以保障市民生命安全為最高原則的臺北市政府,居然在去年729日提的地下連通道興建工程計劃書內推翻環評通過的80公尺連通道決議,把這個80公尺的通道,塞了近14公尺的機房、廁所和辦公室,剩下的66公尺中居然又規劃了40公尺的「店鋪區」,拿來招商當賣場!

也就是說,市府新工處把應該是拿來逃命用的80公尺通道東扣西扣後,逃命用的通道只剩26公尺!

80
公尺只剩26公尺!

80
公尺只剩26公尺!

80
公尺只剩26公尺!

(很重要所以講三次)

就為了40公尺的「店鋪區」連市民的命都可以拿來賣!

你說這些郝市府的幕僚官員們在想什麼?

這種設計的通道能蓋下去嗎!?

大巨蛋B2若發生火災,濃煙飄進通道會是多快的速度?

而在被賤賣「規劃」的連(ㄉ一ㄢˋ)通(ㄆㄨˋ)道(ㄑㄩ)又能跑多快!? 

想當然爾,這種會出事的通道規劃在公佈出來後,被護樹團體連聲砲轟,市府高層眼看不對,急忙止血在九月多的都審會中,由當時的張金鶚副市長出面表示:

40米的部份暫時不做商場,但用途保留,未來可能作為『展演空間』」

於是在沒有進一步規劃前,關於40米商場的部份市府自己收了回去。

but!
(又是這個but

難道這個連通道的設計就沒有問題了?

不不不,大大有問題

請問在任何高速公路上面開車,一旦遇到前方有事故縮減車道,會發生什麼事?

塞車。

沒錯,就是塞的一蹋糊塗,因為原本應該容納4線道的車流只剩2線道,那當然是塞車塞到天荒地老、普天同慶、馬金聯姻,這個連通道的設計也是一樣道理。

設計圖最下方的部份,只剩18公尺,什麼意思?

也就是說,假設大巨蛋出事了,我跟著幾千人從B2進入連通道,拼命的跑啊跑啊跑啊!

眼看應該快跑完了,卻發現前面塞滿了慢慢移動的人潮。

為什麼?

因為80米寬的通道到了最後只剩18米啊!

因為80米寬的通道到了最後只剩18米啊!

因為80米寬的通道到了最後只剩18米啊!

(很重要所以再度說三次) 80米的車道縮減成18米還能不塞嗎?

全天下有這種「疏散人潮」的通道?

更扯的是接下來!

假設我順利踩在其他逃難者的身上穿越了18米寬的區域,通道開始往左、右兩側分流,生死一瞬間我還要抉擇逃左邊或逃右邊,哪邊比較快? 

都更慢!

因為左右兩邊又更窄了,只剩6米!




於是我又必須再次跟其他人競爭,彷彿300障礙賽一樣穿越重重人體,搶在其他幾百人之前離開「只有6米寬」的疏散人潮地下通道,才能安全活命。

這個由新工處發包做的地下連通道難道不是問題、疑點重重嗎?

護樹團體現在與市政府的爭點就在於!

一個根本就「有問題」的工程,有了移樹的「需要」

你不去先檢討這個「工程的問題」,反而後討論「移植的技術」

護樹團體一直在講的訴求是「不需要被移植的樹,就不要移植」

而不是百分之百拒絕適當移植。

像大巨蛋這種錯誤設計、不當工程而產生的移樹工程,護樹團體當然反對! 


或許有些人會問,不管啦總之這個連通道真的要蓋了,變更設計後沒了問題,護樹團體還是會擋啊!



這時就要看上圖了。

捷運局的爭執點在於連通道的高度為5米,到了現在預定移植白千層的地區剩下3米,通道高度不夠,因此需要移植樹木。

然而,在國館的文化資產審查會議中,文資委員說過地下通道3米高度對人來說不會有壓迫感是可行的。

若工程需求,一定要求必須有5米,那個區塊可以往下挖,白千層區塊已經過了捷運箱涵,下方什麼都沒有,因此過了捷運預留的箱涵後,是可以向下施工,同樣保留通道5米的高度。

向下挖保持連通道保持5米的高度,上方樹木也不用移植,是個雙贏的方式,這一替代方案,是目前護樹團體對國館連通道工程提出的主要訴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